2025年5月9日至11日,第八届全国激光光谱技术学术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光学学会、重庆大学、重庆市光学学会联合主办,汇聚了国内外激光光谱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师生。我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晓剑教授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固-液物质中的元素定量及分类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系统展示了其团队在激光光谱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应用实践。


报告中,郝晓剑教授紧扣“四个面向”战略展开报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针对传统磁传感器件存在心脏磁场测不到、优化参数找不准及成本高昂推不广的技术难题,利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磁力计测量技术,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心脏磁传感器样机研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工业生产等极限环境下光电信息难以获取的技术问题,利用主被动激光光谱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开展了瞬态高温、高速、压力、形貌、光谱、组分、浓度等动态参数光电测试方面的研究,实现了多参数物理场高精度信息探测与重构。面向经济主战场:针对传统矿石/白酒/烟草物质中的元素定量及分类应用研究检测方法存在鉴别准确度低、数据预处理难、分析时间长的技术难题,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的固-液物质检测手段,实现快速、实时、高准确度的固-液物质分类识别。

郝晓剑教授的报告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前沿的应用实践,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报告结束后,现场进入互动环节,多位学者就“SERF原子磁力计临床转化路径”“激光光谱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光谱数据分析中的优化策略”等问题展开探讨。郝晓剑教授和团队研究生陈浚杰同学(人民日报全国百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结合团队研究成果逐一解答,并提出“多模态传感技术融合”等未来技术突破方向,为同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论坛为国内外激光光谱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郝晓剑教授在论坛上的精彩报告不仅展示了我院在仪器学科光电传感测试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更凸显了高校科研“顶天立地”的使命担当——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扎根国民经济实际需求。郝晓剑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顶尖机构的合作,推动激光光谱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我国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注入新动能。
一审/一校:姚瑶
二审/二校:李晨鑫
三审/三校:刘文怡